治療方法:
對患感冒的兔,可內服ABC片,每次每隻0.5片,一天3次;另用鼻眼淨滴鼻、每天3次,一次3-4滴。
對患肺炎的兔,可按每公斤2-4萬單位注射青黴素,每天1次,連續3-5天;土黴素片或磺胺噻唑片灌服,成兔每天2次,每次半片。也可用中草藥治療:川貝、冬花、知母、桔梗、魚腥草各2g,加水煎服。
對患腹瀉的兔,可按每公斤體重內服0.1-0.2g磺胺脒,或內服0.005g黃連素,每天2-3次;也可用呋喃西林片內服,每隻成兔每次0.2~0.5g,每天2次;還可用土黴素片灌服,同時加喂少量蘇打片。
患大便秘結的兔,取植物油、蜂蜜各10ml,混勻加適量水,分2次內服(一日量);也可用芒硝4g,加開水適量內服。
對患疥癬病的兔,首先要進行隔離,兔欄用具要消毒。對病兔用淡堿水澆患處後,再用藥物治療,取敵百蟲、麻油各等量,混勻後塗患處,每日2次,連塗3天。也可用敵百蟲、硼酸粉各百分之三、黑火藥百分之四、涼開水百分之九十,混勻後塗患處,每天2次。
常見症狀:
感冒。多由於氣候驟變、兔舍潮濕、通風不當,或因剪毛受寒引起。兔得此病,體溫升高雙眼無神,似有淚水,咳嗽,流鼻涕,呼吸困難。
肺炎。兔舍過於潮濕,通風不良,各種有害氣體積蓄,臭氣刺激,就容易引起肺炎。發病後,出現精神不振,體溫升高,食欲減退,呼吸困難等症狀,若疏忽大意,3~4天即可死亡。
腹瀉。主要是由於兔舍過於潮濕,家兔受涼,特別是吃了腐敗變質的食物,或飼料突換,幼兔貪食過多而引起。發病後,食欲減退,排便次數增多,便稀多水。
大便秘結。主要是采食幹料過多,飲水不足,缺乏運動引起,病兔排出的糞球又少又小而且幹硬,嚴重時尿呈紅色。
疥癬。又叫“癩子”,是一種傳染病。一般發生在腳趾、鼻尖,後蔓延於眼圈、耳根、四肢和全身,劇癢,脫毛,可形成痂皮。
防治措施:
防寒保暖。兔舍或兔窩的門窗或洞口冬季要堵嚴,夜間要掛上草簾或棉簾等。舍內墊上軟草或廢棉絮,室外堆加圍草。
科學喂食。冬季多喂給青草,提高日糧中能量飼料(如玉米)的含量,同時增加蛋白質。要喂給好的青幹草。注意補加複合維生素,特別是維生素A。注意飼料的適口性,盡量用水將幹料拌濕後飼喂。
加強管理。冬季少采毛,多曬太陽,加強運動,增加光照。兔舍要經常打掃、消毒,勤換墊草,保持舍內衛生。經常觀察兔的呼吸、眼神、耳色、糞形、食欲等,發現病兔及時隔離治療。